實習單位/公司名稱:中國時報
實習單位/公司地址: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303號
實習單位/公司連絡電話:(02)23087111
實習部門:採訪中心體育組
實習日期:101 年 7 月 2 日至 101 年 7 月 31 日止。
上下班時間:依記者會以及比賽時間而定,通常是下午3點之後到晚上10點。
●公司業務概述:
負責每一天《中國時報》的出版,依照版面各有專屬的部門,負責生產當天新聞內容。體育中心的工作便是生產每天的體育新聞,部門下的記者藉由翻譯外電、親自到記者會現場,或是有比賽時到球場進行採訪。稿子完成之後,在截稿時間前送回編輯部,由當天負責控版的記者進行排版工作,最後送印。
●個人工作內容概述:
主要是跟著記者大哥到記者會現場或是球場訪問,多以觀摩與學習經驗為主,能夠實際參與新聞生產工作的機會較少,大多是每天必須要練習的稿子,在自己寫完練習稿之後,實際比較線上記者前輩的寫法,從中學習並改進自己稿子的缺點。
因為喜歡體育賽事和各類球賽,所以夢想成為一名體育記者,興趣和工作能夠結合,無疑是人生一大樂事。經過這次實習之後,我有機會踏入憧憬已久的工作環境,親身體驗追逐已久的夢想,對於這個工作,也多了一些想法和體悟。
與其他單位的實習內容相較起來,在報社體育線反而讓人覺得較為清閒,除非有特別機會,否則都是由幾位記者前輩們完成每天的新聞內容,想要在實習過程中看到自己作品見報是比較難的。雖然一開始這讓人覺得有點沮喪,但是反過來想卻也是一個相對自由且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。
每天跟著記者大哥到球場,賽前賽後找球員或教練訪問、聊天的過程中,便是絕佳的學習機會。對體育記者來說,新聞的來源就是運動員和教練、球隊等等,和一般政治線或社會線應對的是政治人物不同,有些運動員可能較不擅於表達,或是防衛心比較重,因此要訪問他們,從朋友開始是最基本的第一步。這個時候,就可以看到記者前輩們是如何跟這些球員聊天,然後去問想知道的東西,訪問的技巧有時候就存在這些支微末節裡,不能因為感覺比較輕鬆就心不在焉,實習的過程就是處處在學習。
除此之外,這次實習還有另外一個是我未來必須學習,也必須更加努力的地方,人際交往。在體育記者的小圈子中,人緣和人脈同等重要。與跟自己在同一陣線的同輩或前輩們成為朋友,在採訪過程中互相幫助,空檔時間則相聚閒聊,不僅讓繁忙的工作多些趣味,在各種時刻身旁的朋友也可能給予需要的協助。我承認自己在人際相處這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常常因為過於害羞而不敢主動打招呼,僅僅只是微笑或點頭示意。在未來,養成更加利落大方的態度,以及想辦法改進這樣的缺點就是我的目標,。
結束實習,也聽了許多前輩分享的經驗和想法之後,對於以後想走的路有了不一樣的看法,同時方向卻也更加明確,在這個領域也有許多不同內容的工作,不管最後會作什麼,就現階段來說,敞開心胸,廣泛地學習,並讓自己的專業知識更加充實才是一個最好的辦法,世界一直在改變,如果自己沒有「三頭六臂」 或是「兩把刷子」,如何有能力去爭取自己喜歡的工作呢?感謝這一個月的磨練與學習,我會銘記在心,並轉化成往後學習的經驗和動力。
留言列表